《新工人文学》第二十八期|高粱熟来红满天

发布日期: 2023-11-01
来源网站:mp.weixin.qq.com
作者:皮村工友
主题分类:
内容类型:
关键词:工人文学, 小海, 高粱, 组诗, 妈妈, 刀郎
涉及行业:
涉及职业:
地点:

相关议题:

  • 回家乡襄阳,看到红高粱,想到了《红高粱》插曲。
  • 农村老年人每月领养老金,乡亲们感激党和国家。
  • 文友小海的母亲为了挣60块钱从商丘赶到宁夏。
  • 农村合作医疗费用引发部分农户经济困难。
  • 希望农民也能享受幸福的晚年。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卷首语

高粱熟来红满天

文/范雨素

国庆节回到了故乡襄阳,看到了庄稼地里种的都是红高粱。看着红红的高粱穗子,想到了影视剧《红高粱》的插曲“高粱熟来红满天,九儿我送你去远方。”

回家那天正赶上村里逢集,侄子请我在集上吃了一碗三元钱的素面。面馆里黄酒是免费的,因素面有点干,我喝了两碗黄酒。黄酒味甜不上头。

我由红高粱想到了商丘的文友小海在朋友圈发布的一首诗《妈妈,今夜你在德令哈》:妈妈,今夜你在德令哈/离家三千九百里/包工头从民权开到玉门/又从西宁到德令哈/枸杞今年收成不好/一天辛辛苦苦还是只能挣五六十/妈妈/对不起/德令哈是我曾向往的地方/想在星空下吹风/看荒凉的戈壁/ 有一个诗人路过时曾写下一首诗/而你和老乡们去是为了生活迫不得已/妈妈 今夜我不关心台湾 我只想你

吃面时,看到面馆里都是上了岁数的老年人。年轻人们都去了远方。小海的母亲65岁了,还从河南的商丘赶到宁夏,帮人摘枸杞,只为了一天能挣60块钱。

我们村里的乡亲,自从国家给60岁的老年人每月发100多块钱的养老金,乡亲们都把党的恩情记心上,把国家领导人的标准像供奉在中堂上。勤劳的乡亲们没有人歇着 ,每天和小海的母亲一样忙碌,农忙时干农活,农闲时打零工。

今年农村的合作医疗,每人380元一年。刷新闻,看到有小部分农户因经济拮据舍不得交。

文友小海是河南民权县人。1928年由冯玉祥批准,成立民权县。在这一年,还同时成立了自由县、平等县、博爱县。当时的领导人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过上好日子。

现在的民权县和我的家乡都通了高铁。和北京的距离是朝发午至,高科技使时空瞬移。希望再过几年,庄稼地里的农民也有幸福的晚年。

新工人文学

双月刊(每逢单月1日出刊)

名誉主编:范雨素

执行主编:马大勇

编辑部主任:付秋云

编辑:王德志、苑伟、小海

编委会成员:刘忱、李云雷、师力斌、王德志、鲁太光、西元、张慧瑜、袁凌、孟登迎、郭春林

封面“新工人文学”为师力斌书法作品

封面人物: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

封面:段玉

封面设计:王倩、万华山、小华

地址:北京朝阳区金盏乡皮村工友之家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刊物阅读方式

方法一:百度网盘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GGxJd57fvoy0zpb7KCdqg

提取码:9pih

点击阅读原文也可获取

方法二:加微信15811158364(皮皮)获取阅读

目录

卷首语

《高粱熟来红满天》/ 范雨素

封面人物 段玉

《打工人用400块工资买了一把吉他,16年后写出了这张专辑》

《段玉:十七年十次流动的家》

《她北漂15年,用一个月工资买吉他,从汽配工成为民谣歌手》女工成长日记

《九野歌词专辑》

小说

《张二旦脱单记》/ 凌峰

《大厂》/ 袁方华

《捡骨》/ 王贞虎

《无措》/ 陶诗秀

《暗恋》/ 苑伟

散文

《小区超市暖人心》/ 魏亮

《煤城的“鹤岗小串”》/ 周脉明

《秋忙》/ 亭雨

《故乡野菜香》/ 商长江

《洽川与壶口》/ 惠军明

《学生和我一起过中秋节》/ 刘年贵

非虚构

王成秀《高楼之下》(五)

诗歌

《玉环:铜之书》(外六首)/ 李平

《颤抖在地层深处》/ 吴允锋

《王珊珊的诗》/ 王珊珊

《清洁工》(外三首)/ 李俊杰

《对事件的叙述》(组诗)/ 仲彦

《烟尘》(组诗)/ 李祚福

《矿山行》(组诗)/ 施云

《在人间》(组诗)/ 蔡添宇

文艺评论

《听刀郎歌曲〈瓜洲渡〉并摘词》/ 师力斌

《听刀郎新歌〈翩翩〉》/ 师力斌

《刀郎的境遇和我们的世界》/ 王德志

《〈久别重逢〉:范雨素的文学世界》/ 老舍文学院组织举办

《漂泊城乡外,浮萍终扎根——找寻城乡之外的灵魂居所与自我定位》/ 刘子墨

《编后记》/ 马大勇

《第六届“劳动者文学奖征稿启事”》

编后记

文/马大勇

夏日别离了我们,秋天如约而至。

在迎面拂来的飒爽秋风里,我们去文学馆观看文学展。在用芦花、红树枝条与满地落叶为饰的校园中,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举办读书会。在温榆河边的汤汤秋水畔,我们以连绵不绝的灿黄树林为背景,把诗歌朗诵起来。

文学小组还是有一些困扰。必要的经济条件都匮乏。组员们都为生活而忙,文学小组本身也在不停地为解决困扰而努力着。文学,仍在不停的活动中存在。不管怎么样,存在就是合理的。

编辑这一期《新工人文学》,封面人物是段玉,乐队的主唱。这一支乐队的主题是女性的命运,是为新工人的遭遇而呼吁。乐队专辑的歌词也就是契合《新工人文学》主题的诗句。

小说,选取了凌峰写新工人“脱单”的一篇《张二旦“脱单”记》。正反映现在年轻人结婚难的严峻现实问题。

袁方华的一篇《大厂》,写的是现如今工厂里的人与事情,写工人对遭到盘剥的不满等等。《暗恋》(苑伟)写的也是工厂里的恋爱、追求。《捡骨》(王贞虎)、《无措》(陶师秀)借助故事情节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散文,有写煤城的“鹤岗小串”,写温暖人心的小区超市,是富于生活情趣的小品画。也有写秋收景象的《秋忙》,写故乡春天野菜芳香的文字。也有写黄河壶口瀑布的抒情游记。

刘年贵《学生和我一起过中秋节》一文,描写了农村小学生与大人的淳朴可喜。

诗歌,侧重选取以车间、矿井、田野以背景的作品。矿工、清洁工、农民等都在读诗作诗以抒情,他们完全可以再大声一些。

文艺评论,选取师力斌老师的讲诗歌音乐美、意境美的古诗、新诗与刀郎的诗句相比较,选取片段刊登。

王德志关于刀郎歌唱的一些感想也记录成文。还有关于范雨素小说《久别重逢》的评论,是宝贵的意见。收录供大家学习参考。

点击阅读原文也可获取,密码:9pih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