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游戏“代肝”低价内卷真相揭秘 月入过万只是少数,代练骗局时有发生

发布日期: 2025-04-01
来源网站:www.sohu.com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代练, 代肝, 游戏, 玩家, 账号
涉及行业:体育休闲/文化娱乐, 服务业
涉及职业:
地点:

相关议题:工作时间

  • 大部分游戏“代肝”从业者月收入并不高,仅有少数人能月入过万。
  • “代肝”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价格战导致收入进一步降低。
  • 从业者面临的工作强度大,基本没有休息时间,且设备投入成本高。
  • “代肝”行业存在信任危机,外挂使用导致账号封禁等问题频发。
  • 低价和信用危机之下,部分“代肝”从业者和玩家难以维权。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当玩家在直播平台的搜索栏中敲下“代肝”二字时,回车键落下的瞬间,屏幕骤然被一众RPG(角色扮演游戏)类手游所占据。在直播画面中,主播一边操作角色奔跑在绚烂的游戏世界,一边在侧边的留言区一段一段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并表示“下单随时上号”。这些游走在游戏世界里的“影子打工人”,构成了虚拟与现实交织的数字时代的真实一角。

视觉中国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与多名游戏代练“代肝”从业者、游戏玩家对话了解到,代练“代肝”覆盖的业务,可以从代打排位到日常代刷游戏资源,市面上较为热门的游戏也都不会缺少这些“赛博打工人”。

虽然网络上“玩玩游戏,月入过万”的宣传语随处可见,但实际上能拿到这个收入的从业者只是少数。记者从加入代练“代肝”工作室的泰瑞(化名)处了解到,工作室接“代肝”一个月日常任务的订单可能只有二三十元收入。

庞大的游戏市场给这个依附在游戏上的产业带来了商机,在淘宝以及各类社交平台上搜索“代练”会出现大量商品链接和个人博主。有的工作室的商品链接中甚至标有“24小时内2000+人已买”的标签。

光鲜的数字背后是行业野蛮生长,商业代练长期处于灰色地带,甚至构成不正当竞争。个人委托交易中,外挂导致的封号纠纷、玩家与代练间的信任危机,让录屏和直播成了从业者的“自证”。

价格越卷越低

“它(游戏)可真是把我当牛啊,牛都没有一年天天犁地。”游戏玩家阿萱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幽默地说。从各家游戏产品一刻不停推出新活动中,似乎看到了游戏市场激烈竞争的缩影,对于玩家来说,密集的活动却叫人心情复杂,直呼“太肝了”。

“肝”是一个网络用语,常常用于形容网络游戏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具体到游戏中,往往意味着玩家需要每天腾出固定时间用于完成游戏任务,以获得游戏中的道具、角色或者成就等,“代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生长出来的产业,游戏的“代肝”从业者收取一定的费用,让玩家从获得游戏资源、练级升级中解放双手,从而获得更“爽”的游戏体验。

阿萱告诉记者,遇上游戏活动很“肝”的时候她会选择在社交平台发帖寻找“代肝”,往往是一呼百应。她表示总体来说体验感不错,日常登录没有影响,游戏里高难度关不用着急上火,直接上线拿奖励,“适合我这种不太会打游戏的人”。记者了解到,不同游戏以及不同活动的“代肝”价格都会有所不同。一名职业“代肝”主播无眠(化名)向记者解释他的价目表——“4k10”就代表着消耗完游戏中4000体力需要支付10元,以此类推,“万体25”也就是10000体力25元。无眠也告诉记者,完成这两个价位的“代肝”任务,分别需要4个小时以及10个小时。折合下来,单个账号的时薪为2.5元。

当然,对于职业“代肝”者而言,多个账号同时开工才是其工作常态,也有玩家形象地将这种一屏显示多个账号界面的主播称为“监控室大爷”。

对无眠而言,他最多可以同时完成36个账号的“代肝”委托,但这对“代肝”的设备要求很高。他目前在用的设备整体估算下来差不多花了8万元。他也告诉记者,一般来说2万元的设备就能支持做职业“代肝”的工作。

3年前,无眠成为一名职业“代肝”,最开始是借钱入坑购买的设备。他向记者透露,目前的月收入基本在1万到2万元,早已还清了借款,做“代肝”的基本前提是“007”,没有什么休息时间。记者也注意到,无眠的直播经常是在凌晨开启。无眠坦言,他的收入应该是个例,“代肝”中能达到这个收入的并不会太多。

如无眠所说,虽然没有严格的区分,但相较于《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强竞技性质游戏的代练,做“代肝”的技术要求往往要低许多,这也就意味着入行基本没有门槛,许多个人“代肝”面临的问题都是接不到单子。毕竟委托“代肝”的玩家数量有限,并且为了节省沟通成本和委托风险,委托方还往往更愿意找熟悉的“代肝”。

在接单平台和一些“代肝”工作室,越卷越低的价格也让人不愿意浪费这个时间。泰瑞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今年初加入一个“代肝”工作室,本来抱着爱玩游戏又可以兼职增加点收入的心态,但在看到“代肝”的价格之后他便断了这个念头。

他以“代肝”派单群里的单子为例,一份为期一个月、总共需要310分钟左右的订单给出的报酬是40元。这40元工作室还要抽走两成,最后能到手的报酬实际为32元。

到了“代肝”平台,报酬可能还要更低一点。记者在“代肝”平台“代练通”上搜索发现,与上述委托内容类似的订单仅价值23元,若同样以泰瑞给出的用时310分钟来计算,该订单的时薪为4.45元。

存在监管盲区

随着低价盛行,席卷行业的还有一场“信用危机”。

记者从无眠那里了解到,他的“代肝”工作中多个账号需要手动点击,一些辅助点击的科技手段会被游戏官方检测到,会导致玩家账号受到处罚甚至账号被封。而在社交平台上,此类玩家发布的“避雷帖”并不少见。帖子内容显示,一些个人“代肝”或者“代肝”工作室承诺纯手动点击、封号一定赔偿,但往往出了问题就拉黑跑路。这就使得录屏和开直播成了“代肝”们的自证手段,也是委托方的督查方式。

无眠曾在雇人“代肝”时也遇到了这种情况。他表示,那是自己唯一一次招人兼职。由于对方悄悄开了科技辅助工具,导致号主的账号受到处罚,无眠因此赔偿上万元。

四川信和信律师事务所何沁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此类情况之所以难以维权,原因首先在于玩家无法找游戏公司主张解封。“代肝代练”被游戏公司视为破坏游戏设计和其他玩家游玩体验的行为。在绝大多数游戏公司的《游戏许可及服务协议》里,均禁止玩家将游戏账号以任何方式提供给第三方使用。

至于封禁导致的财产损失难以通过诉讼获得全额赔偿的问题,何沁禅指出,司法实践中不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3倍赔偿,游戏公司和代练“代肝”工作室都会明确告知玩家账号封禁的风险,而且由于这个行为本来就是《游戏许可及服务协议》里明确反对的,玩家不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主张3倍惩罚性赔偿以此保护非法及不正当权益。若玩家要求对过往充值金额进行1:1的赔偿,而且法院也认为代练“代肝”工作室侵犯了玩家的合法权益,但是充值金额也不等于账号实际价值,玩家实际获赔金额可能较大幅度低于原先充值金额。并且,对于高价值游戏物品的损失也难以举证。

此外,随着更多玩家和学生党涌入代练“代肝”行业赚零花钱,许多针对个人“代肝”的骗局也正在发生。在小红书平台上,许多个人“代肝”发帖叙述自己的被骗经历:有的骗局是谎称是工作室雇佣“代肝”,若想加入就需要缴纳入会费、保证金等,金额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所谓的工作室会表示这部分金额在完成单子之后会返还,但一旦交费之后对方就跑得无影无踪。还有的则是要求“代肝”通过特定的平台交易报酬却无法提取,需要“代肝”再充值才能解冻委托费用。

何沁禅告诉记者,这种情形下,受害者虽然可以提供更明确的证据以证明对方构成诈骗行为,但和其他诈骗犯罪类似,难点在于追回损失。诈骗犯罪分子可能准备好了多种资金转移方式,导致警方难以逮捕诈骗分子本人追回受骗资金。

事实上,代练“代肝”作为游戏衍生的产业,长期处于灰色地带,委托方和“代肝”的交易全凭个人信用进行交易,没有什么保障。并且随着行业规模扩大,一些代练平台为追求利益,甚至公然挑战游戏规则,成为灰色地带的“推手”。

此前,上海浦东法院对腾讯起诉“代练帮”App一案作出判决,认定该平台通过设立《王者荣耀》专区、现金奖励等方式,组织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用户绕开“防沉迷”机制进行代练交易,构成不正当竞争,需赔偿腾讯98.5万元。这也是全国首例基于未成年人“防沉迷”的商业代练行为作出的案件判决。

事实上,游戏厂商们正在持续升级针对“租号”“代练”“冒用账号”等行为的打击,这个长期处于监管盲区的产业或将迎来洗牌。目前来看,“代肝代练”这个建立在玩家需求上的产业难以一刀切清除,在网络上的交易仍在进行,但未来其能否走向规范化,关乎着整个游戏产业的健康与否。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