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里“趴活人”:天热不怕,怕的是没活

发布日期: 2024-06-17
来源网站:www.163.com
作者:齐鲁壹点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劳务市场, 青云, 瓦工, 济南, 活人
涉及行业:建筑业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山东省

相关议题:工作时间

  • 济南市近期持续高温,劳务市场上的工人面临工作机会减少的情况,特别是部分人因回家收麦暂时离开导致市场人手不足。
  • 劳工为了增加就业机会,学习多种技能,如木工、瓦工等,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 高温天气下,工资有所上涨,以补偿在酷热环境下工作的辛苦,但同时也有工地因高温停工,影响劳工收入。
  • 劳工通过早到工作地点等方式,调整工作时间来应对高温天气,以减轻炎热带来的不适。
  • 劳务市场存在对年轻、有力气和技术熟练工人的偏好,但年纪较大或技能较少的工人仍然努力在市场上寻找机会。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管悦 徐晓磊 济南报道

近期,济南市气象台持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局部地区可达40℃以上。高温天气下,济南劳务市场情况如何?“趴活人”们生计咋样?

练就“十八般武艺” 的老孙

6月17日上午十点,齐鲁晚报·齐鲁记者在济南市槐荫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中心看到:虽临近中午,依然有不少务工人员坐在院子里等待“入职”。

“老板要人吗?木工、瓦工都会。”看到有人开车驶进来,十几名务工人员蜂拥而上。电动车往身旁栏杆上一歪,背上工具包,老孙也急火火地冲了过去。只见司机摇下窗户后摆摆手,老孙等人失望散去。

今年48岁的老孙,在建筑行业干了已有20年。“最近天气热,加上有些人回家收麦子还没回来,市场上人比以前少点。”老孙说,每天早晨四点半到七点半之间,是招工的“黄金时段”。

“今天市场上来了差不多四千人,三分之一的人找到了工作。剩下的人要不回家,要不在这等等。”老孙说。“兴许还能碰上个活儿,下午还会有一波夜班的招工。”

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老孙练就了“十八般武艺”。从小工到木工、瓦工、电焊等技术工种,老孙都能干。在老孙看来,多学门手艺,就多了一项能吃饭的本事。

为方便找活,老孙与老乡在市场周边合租了一间房。房租300块钱一个月,刨去水电、吃喝等生活费,老孙每个月还能剩两三千块钱,“比在家种地好点,老二才上小学,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为了每天能早点来市场“抢活”,老孙还特意买了辆二手电动车。

据介绍,来劳务市场招工的单位大多是建筑工地、装修公司等。工资依工种有所差异,其中工地小工工资较为便宜,日薪在180-200元左右;贵的要数瓦工、木工、刷腻子等技术工种,能达到300元以上。

眼下济南白天气温近40℃,各工种的工资也比平时高出20-30元。老孙和工友们笑称,这是给的“暴晒钱”。“天热了,出来干活全凭自己。有些工地因为高温停工了,不少人在家里休息。”

搭档十年的“云霞”组合

出槐荫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中心大门,往北走一段路,还有不少务工者坐在树荫下“碰运气”。

他们平均年龄约在50岁左右,有不少是女性,只要技术好、肯吃苦,无论男女都一样,都有钱赚。她们手里提着工具包或者脚边放着工具桶,里面装着瓦刀、电钻、锤子……

范青云便是其中之一。此时,她正坐在路边望着远处发呆,绿豆大儿的汗珠在她的脸上滑下。“是有点热,我里面还套了工作服。”范青云是个瓦工,平时负责刮腻子和刷乳胶漆,衣服难免会沾上污渍;为了避免坐公交车或者包工头车去干活时弄脏座椅,她特意在工作服外面又套了一层干净衣服。

十几年前,原本在家务农的范青云经老乡介绍来了济南,干起了瓦工。在有次干活中,范青云认识了同为瓦工的李海霞,俩人因为年纪相当、配合默契,于是组成了固定搭档。这一搭档,就是十年。

年近六十岁的范青云和李海霞,在劳务市场上已算高龄务工人员。但因为技术好,又能吃苦,两人攒下了不少回头客。俩人的活儿大都是和装修公司合作,“现在工地活儿比以前少了,主要是干装修。”范青云介绍,刮腻子一天工资在300元以上,正常一个“整工”是9个小时,加班则需要每小时增加50元。

面对高温天气,范青云和李海霞也有她们的干活“妙招”。趁着早晨比较凉爽,两人会比以往早点到达工作地点,开始一天的工作;中午温度逐渐升上来后,俩人会多休息一会儿,等温度逐渐下降再开始工作。如此虽会比往常稍晚一些,但一天下来,两人干活体感还算“凉爽”。

骑“宝马”的“阿香姐”

“明天还需要人吗?”张玉香骑着电动三轮车经过劳务市场附近时,不少工友凑上前去拦住了她。相比于其他“趴活人”,张玉香很幸运,因为她自己组了个小施工队。

24年前,年仅21岁的张玉香只身一人来济南闯荡。买了辆二手自行车,手写了张“求职信息”牌,在济南市经六路附近的零工市场接装修施工的零活。

随着积攒的人脉越来越多,张玉香的摊子也越来越大。她喊来了父亲、姐姐、弟弟等家人组成了团队,承接改水电、砸墙、吊顶、刷墙、开荒保洁等家庭装修“一条龙”服务。

有时候活太多,张玉香会来市场上找几个人帮忙。天气热了,张玉香还会适当加一部分钱给工友。

张玉香的电动三轮车上,放满了各种装修用的工具。张玉香笑称这辆车就是她的“宝马”。

关于招工,张玉香有着一套严格的标准。“一般重力气活,肯定还是想要年轻、力气大的,但在市场上一般五六十岁的人居多。”张玉香直言,“熟手”自然最好——技术好、能吃苦、知根知底,用着省心。而这也是劳务市场上的一条不成文规定——因为工人流动性大,大家都倾向于找“熟人”干活,技术、性格都能摸得清,有个保障。

“装修的活挺多,主要集中在济南东边,那边新建小区比较多。”问及高温下生意咋样,张玉香扬了扬手机说。

辛劳一天、钱包进账,“打零工”虽不稳定,但“趴活人”们却备感踏实。临近中午,市场人群逐渐散去,老孙和他的老乡们决定吃个饭再回来看看,“天热不怕,怕的是没活干,等等还有机会”。

(文中范青云、李海霞、张玉香均为化名)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目前没有热门跟贴

目前没有跟贴,欢迎你发表观点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