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四休三的福报:降薪失业回家生娃
来源网站:mp.weixin.qq.com
作者:互联网灼见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打工人, 失业, 降薪, 上四休, 公司, 工作制, 模式, 图源
涉及行业:机械/设备生产, 制造业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无
相关议题:失业, 工资报酬, 工作时间
- 上四休三工作制让部分员工体验到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提高了幸福感和生产效率。
- 实行上四休三的公司不多,但包括一些大公司在内的国外企业已开始试验,显示出积极的员工反馈和企业效益。
- 上四休三可能导致工资降低,特别是对于以日薪结算的工作,减少的工作日直接影响到薪金。
- 实施上四休三制度的公司中,有的要求员工在减少的工作时间内提高工作效率,对员工的自制力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 上四休三的推行需要多方合力,包括法律支持和企业自身的生产力提升,目前看来仍处于探索和过渡阶段。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隐形的代价
上四休三,成为现实。
尽管它只出现了一次。
今年元旦因为在周三,没有调休和补班,让打工人感受了一波上四休三的快乐,甚至有人开始反向感叹,上四休三让自己容光焕发到想生孩子,想买房买车。
但,上四休三果真有那么美好吗?
事实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获利的还有大厂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先来看看五天工作制的起源,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26年就搞了这个操作,随后世界各地的公司开始效仿。
而我国,则是在1995年取消了单休制度,改为了双休。
在这转变的背后,有一个因素是,为了让员工有充足休息时间,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力。
只是后面的故事我们也知道了,一些大公司确实是在卷效率,但代价是打工人从双休变成了地狱级996模式。
最要命的是,要是遇到节假日调休,那还有可能连上七天班,就连那英都忍不住感叹一句,调休就像内分泌失调。
在此背景下,调休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可惜的是,目前国内实行上四休三的公司,还不算很多。
比如差点让贾跃亭为梦想窒息掉的乐视,是在2023年1月份开始搞每周四天半工作制,随后到了2023年中旬,则是有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因“周三也休”登上热搜,好巧不巧,人家名字就叫“周三也休”。
还有就是最近打工人在盼望上四休三之际,考研名师张雪峰就凡尔赛了一波,说自己公司早就开始这个模式。
相对之下,是多少打工人还处在996的水深火热当中。
而把目光放到国外,搞上四休三的公司则是多一些,像英国、冰岛、挪威、新西兰、美国等地,早就开始“四天工作制”的试验,其中不乏微软等大公司的身影。
如果你非要问它们为什么良心发现,脱不开干系的依然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英国为例,参与四天工作制的企业一共有61家,涵盖了软件开发、金融公司、教育机构、零售商等。
参与样本很多样性,但结果竟然有一定程度的统一。
试验结束后,有超过70%的参与员工表示“倦怠程度有所降低”,40%的受访者睡眠质量改善,54%的受访者表示更容易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
图源:猎聘
尤其是与去年同期对比,在试验期间的员工请病假天数减少了约三分之二,离职员工减少了57%。
最重要的是,虽然总的工作时长减少了,但企业生产效率并没有降低,甚至是有小幅度的提升。
还有冰岛的试验也获得了正向反馈,不仅员工幸福感明显提高,生产力也能保持不变或者略微提高。
可见,上四休三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企业也会是受益的那一个,大家都过得舒服了,自然更愿意给企业打工。
在打工人进行“悬浮”、“逼公司炒自己”、“反向薅公司羊毛”等苦逼现状之下,上四休三显然能成为一种缓和劳资矛盾的方式。
这可比搞什么花式年终奖或者另类加薪,要实际许多。
从更大层面来看,上四休三好像还有提高生育率的作用,这不,东京政府打算在2025年4月启动“上四休三”,就是想扭转当地低出生率。
图源:网络
还有一个令人难过的事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早就告诉过我们,事物有两面性,上四休三也逃不过这个永恒定律。
隐形的代价
去年夏天,#公司要上四休三降薪1千#的话题,登上了热搜。
是的,你没有看错,上四休三是有了,但要降薪一千。
图源:小红书
工人日报就梳理过,当下上四休三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玩法:
一是每天工时延长,每周总工时不变,而且工资也不变。
2018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休闲绿皮书:2017-2018 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就建议了,2030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四天(36小时)工作制,也就是工作日要上够9个小时。
二是每天工时不变,但每周总工时缩短,工资也会相应的减少。
像上面提到降薪一千的公司,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三是每天工时不变,每周总工时减少,工资也不会降低。
这种类型的公司,以张雪峰的峰学蔚来为代表。
除此之外,小灼认为还有一种半“四天工作制”的状态,主打的是一个暧暧昧昧,不清不楚的上四休三。
以耐克和谷歌为例,此前就搞了“四天都在公司上班,星期五可居家办公的”的模式,你确实有一天不用待办公室了,但还是一周五天都维持工作状态。
显而易见,对比之下是第三种模式最为美好,真正做到只让打工人上四天班。
但总工时减少,意味着打工人的工作效率必须提高,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只是碍于工种和KPI设定的不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利进行这一过渡。
小灼一朋友直言,以前上五天班,她还能有条不紊地完成工作任务,但经历了这次元旦假期之后,自己反而还要加班去冲刺KPI,这样下来,还不如上五天班舒服些。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果然不是句玩笑话,享受了上四休三的快乐,就必须付出一些代价。
蓝鲸新闻也报道过,一位试行上四休三的老板表示,在试行该制度之后,有员工被炒鱿鱼,原因有二,一是态度开始懈怠,每月应出勤19天,她就迟到了10次,二是工作时间缩短,导致她无法完成任务,只能加班补上。
这表明,有时候玩转上四休三需要巨大的自制力,同时还要把自己的工作能力拔到一个新高度。
如果说上述状态只是稍微折磨一下打工人的身心,那降薪才是真正让人难过的。
证券时报就指出过,一些以日薪结算的工作,倘若走上四休三模式,工作日减少会直接让薪金下降。
还有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老板说上四休三可以,那就直接降薪吧。
打开小红书,你会神奇的发现,想走此类路线的公司,开始慢慢多起来。
图源:小红书
当然,评论底下全都是直呼愿意降薪的打工人,但对于经历中年危机的35+中年人而言,未必愿意试行该模式,养家的压力压弯了他们的肩膀。
所以,上四休三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并不少,这不是单纯靠打工人猛烈呼吁,就能顺利实行的,这估计需要多方合力去推进。
就像美国推出法案《公平劳动标准法》,要求如果员工一周工作超过40小时,必须获得至少是正常工资1.5倍的加班工资。
又或者是有的企业,启动AI提高生产力。
回归到国内而言,一些小厂还是把落脚点放在假期多,那就降薪的模式上。
这可能也意味着,在观念上,不少人还是处于一个过渡阶段。
但起码目前能看到的是,有公司已经在推进。
按照滴水能穿石,磨杵能成针的真理,等到我们五十岁的时候,上四休三也该真来了吧!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