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10106,我第三次失去了offer丨人在职场

发布日期: 2025-04-19
来源网站:news.qq.com
作者: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劳动者权益事件
内容类型:个人自述, 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工作强度, 工作时长, 项目, 身体, 模式, 经历, 作者
涉及行业:服务业
涉及职业:白领受雇者
地点:

相关议题:工作时间, 失业

  • 游戏行业从业者因不愿接受过高的工作强度,连续三次在面试中失去了offer。
  • 作者在体检中发现健康问题后,选择辞职休息一年,以重视身体健康。
  • 一年休息后,作者发现游戏行业的加班文化更加严重,对劳工健康构成威胁。
  • 面对职场现实,作者决定寻找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方式,首选条件是能够保证双休。
  • 尽管面临高强度工作模式的压力,作者仍然对游戏行业抱有热爱,希望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1.游戏行业从业者因无法接受10106的工作强度,连续三次在面试中失去offer。

2.作者在经历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4级后,开始重视身体健康,辞职回家休息一年。

3.然而,在休息一年后,作者重新接触求职市场,发现游戏行业的加班情况愈发严峻。

4.作者在面临现实与理想的距离时,决定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首先从找到一个能够双休的工作开始。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结束了游戏大厂第四轮面试的第二天早晨,我打开微信,看见的第一条消息便是HR发来的面试结果。

红点旁的缩略文本写着“早上好呀,××~谢谢你参加我们的面试,我们这边决定……”虽然从这段文字里看不出对方到底决定了什么,但我心里没有任何期待或紧张,反而有种“早已知道结果”的淡然。

“我们这边决定不推进这次机会啦。”点开消息,结果不出所料,在经历了跨度接近三周的面试与笔试后,我挂在了最后一轮面试。

原因也很简单,在最后一轮HR面试中,当被问及“你能接受10106的工作强度吗”时,我几乎没有过多考虑,直接地表达了拒绝。听到我直截了当的回答后,HR似乎也觉得自己的提问方式太过直白,从而用更为温和的措辞重新解释项目的工作时长问题,但在思索片刻后,我仍然表示无法接受。在结束该轮面试的当晚,HR再一次发来消息确认我对于工作时长的态度。此时的我意识到,这也许会是决定我是否能够获得大厂offer的关键问题。只不过,我实在无法违背自己的意愿,最后还是给出了与最初一样的答案。

于是,我又一次因为无法接受高强度工作而失去了近在眼前的工作机会。俗话说事不过三,但是在这个求职的“金三银四”,这样的情形已经重演了三次。在这之前,我接触过两个研发初期的项目,前期的面试流程都很顺利,但到了最后一轮面试,当确认我不能接受“996”后,便戛然终止了流程。当然,我无法自以为是地认为每次面试都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但当我给出回答时,我其实已经做出了选择。

与广为人知的“996”工作制类似,“10106”是指每日10:00上班,22:00下班,每周工作6天,由此简称而来。在我所处的游戏行业,以上提及的两种工作模式只是“入门级”,除此之外,“9116”“007”等加班模式逐渐出现在部分游戏公司。

让我如此坚定的原因也很简单:身体条件不允许。去年,我还是在职状态,在每年一次的公司体检中,我查出了甲状腺结节4级。起初,我并未在意,毕竟在高强度的游戏行业,这不是新鲜事,几乎每个人的体检报告都是红红绿绿的数据交叉排列着。直到体检医院多番打电话催促我去进行复查,我才放下工作,去进行专科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告诉我,“目前还在可控制范围内,但指标不好看,不排除有发展成癌症的可能”。我接过诊断书,上面写着“定期复查,不要熬夜,保持心情愉悦”。

五年前刚入行的我,下班走出公司大楼时,还能看到下午六点半时太阳的余晖,也能在周末时约上三五好友去徒步或爬山。但在这五年间,工作的节奏逐步加快,直到我的作息变成大小周、单休,直到身体亮起了红灯——很快,我辞掉了早九晚八的工作,回家“躺平”。这段日子里,我终于不用听到对齐、排期、进度等词汇,也不用在大小周、单休的周末里抠着时间补觉,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改善。在“报复性”休息了将近一年后,我重新接触求职市场,看见了许多越发精益求精的项目,也看见了背后越来越严峻的加班情况。

这仿佛成为了默认的规则:在这个行业,你就必须接受高强度加班。当我向朋友们叙说求职时发生的这些状况时,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表示一番惋惜,劝我以身体为重,然后在话题的结尾无可奈何地来上一句“哎,这一行都这样”。在他们当中,有的人在已上线的爆火项目,笑称自己“没下过班”;有的人处于项目的研发末期,进入了闷头狂干的“10116”模式;还有人下班后还要回家加班,只能安慰自己“起码还能回家”。他们也并不认同这种高强度的模式,只是生活中还有很多诸如此类不遂人意的事情,而往往,我们能做的只是在这些不遂人意的地方做出适合当下的选择而已。

当然,我也萌生过转行的念头,但是在几番尝试之后,我发现受制的并不是客观条件,而是自己的内心。回看当初进入这个行业的初衷,回忆起创造出有趣玩法的经历,回想起与伙伴们克服难关的时刻,我相信自己还是热爱着这个能够为人们带去快乐的行业。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很短,但幸好,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我们永远可以是新人,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也许第一步,就从找到一个能够双休的工作开始吧。

(作者为游戏行业从业者)

•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之“人在职场”,欢迎来信分享职场心声、吐槽职场经历、打破刻板印象、揭秘行业规则。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