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与倡议|高温沸腾时代,如何保护烈日下的外卖骑手
来源网站:mp.weixin.qq.com
作者:恰帕斯东风电视机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骑手, 外卖员, 高温, 平台, 工资, 站点
涉及行业:外卖, 服务业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无
相关议题:灵活就业/零工经济/平台劳动, 就业
- 外卖骑手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极易面临中暑、热射病等健康风险,但现有高温津贴发放机制门槛高,与实际劳动保护脱节,难以有效补偿骑手因高温受伤害的损失。
- 平台主要通过经济激励而非劳动保护措施应对高温,缺乏调整劳动安排、增加休息时间等实际保护手段,导致骑手为获得补贴不得不增加跑单量,加重健康负担。
- 防暑降温物资和休息空间供给不足,骑手在高温时段难以获得充足的降温设备和休息场所,增加了持续暴露在高温下的风险。
- 建议设立气候工资基金,为因极端高温停工的骑手提供工资补偿,并将高温劳动保护措施纳入平台算法和管理流程,保障骑手在高温下的健康和收入权益。
- 调研显示,现有法规和政策难以覆盖平台零工骑手,工伤和新职伤赔付流程复杂,实际劳动保护和补偿存在明显不足。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倡
议
高温沸腾时代
如何保护烈日下的
外卖骑手
作者
不打伞、Righty right、Haru酱、Xiao门、藿香正气水、小葵
您可以转载到任意平台
“早上9点出发,晚上10点回家,中间休息一个小时,一天十几个小时都在跑单子。像这样的高温天,中午39度、40度的时候正是用餐高峰期,根本不能停下来。”
——骑手说(来源:2024年8月蓝鲸财经《烈日下的外卖小哥:日均工作超10小时才能月入过万,有骑手称从没见过高温津贴》)
今年的夏天即将退出中国,但连年的高温已经让越来越多人对“气候变暖”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研究,近10年来我国年平均高温日数增多25%。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气候变暖的态势从“温水煮青蛙”转向“全面沸腾”。而2025年的“三伏天”虽已结束,但大范围的高温闷热天气却并没有消散,“秋老虎”仍在南方大部分地方盛行,预计上海、杭州、武汉和南昌等城市都将打破高温日数纪录。
关注极端高温天气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典型的“气候不平等”:那些长期处于高温暴露环境下、有更大患高温疾病风险的户外劳动者,如建筑工、快递员、外卖员和环卫工等等,并没有获得足够的劳动保护和伤害补偿。以我们重点关注的外卖配送员为例,每年都有骑手由于高温跑外卖而中暑甚至患热射病致死的报道:
最近一篇相关主题的报道(《暴雨中的商战,外卖员的苦夏》)也直接指出,“中国城市居民······通过点外卖将高温天气下的热暴露风险转移到外卖员身上”。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这仅仅是消费者的责任。尽管政府早在2012年就制定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但这一针对全职劳动者的行政法规并不能有效地覆盖到外卖员等平台零工。极端高温天气的凸显,也使得旧有法条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下的环境。
另一方面,平台宣称通过发放高温关怀金、防暑物资和提供防暑险等方式,可以为骑手撑起夏日“遮阳伞”。但平台以跑单奖励替代劳动保护的逻辑仍然在驱使骑手用生命健康换取收入上涨。而在各大互联网巨头发动“外卖补贴大战”以抢占市场、刺激消费的今夏,这种逻辑给骑手所带来的风险明显增大了。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24.1亿工人(占劳动人口的71%)在工作场所暴露于过热的环境中。而外卖员是气候变暖态势下首当其冲的受伤害者。因而,关注外卖员的高温劳动问题,不仅能够填补当前高温劳动保护的空白,也可以为将来更为普遍的极端气候灾害提供对策讨论基础。
为此,我们在过去的两个月开展了多个城市的小范围针对性调研。以下是这次调研获取信息的要点:
基于调研获得的信息,参考国内和国际上高温天气劳动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政策动向和社会共识,我们做出了这份针对平台、政府、消费者的三方倡议,并在文末提供了一份骑手高温指南工具包,希望可以帮助骑手在获得健康保障的基础上,拿到更多应得的高温收入。
如果你是骑手
你也可以直接扫描这个二维码获取高温指南
这份倡议的一部分是短期内就可能实现的,例如呼吁消费者在点单后给骑手送水、减少极端高温时段的点单等。但还有更多部分旨在推动平台算法逻辑和政府政策法规的改变,促使相关方投入更多资金,创新劳动保护的机制,例如设立气候工资基金,向骑手发放高温停工工资,建立高温“蜗牛”配送模式等。
我们希望你加入到这场持续的关注和发声中来,一起为所有人在这场无法逃避的气候危机中更好地活下去而采取行动。
平台
尽管平台目前宣称通过多种举措为骑手提供了经济补偿和劳动保护,但我们认为这些措施还不足以让骑手应对当下和未来的高温风险。
高温关怀金的奖励机制
首要的问题是,平台通过算法治理给“高温关怀金”的发放设置了门槛。骑手只有在累计跑单数达到每个阶梯的门槛时,才能领取当前阶段的补贴。这种机制与平台设置的其它一般性跑单奖励活动没有区别,导致“高温关怀金”针对骑手进行受伤害补偿的属性不明显,其实际功能可能仅仅是在缺少骑手的时段为平台调剂跑单人数。在单价较低的情况下,骑手只能通过增加跑单来获取奖励。
“干了两年专送,从来没听说过有高温津贴,最多站长开会的时候偶尔给骑手发个饮料。”
——骑手说(来源:2024年8月蓝鲸财经《烈日下的外卖小哥:日均工作超10小时才能月入过万,有骑手称从没见过高温津贴》)
第二个问题是,平台存在偏好经济激励而轻视劳动保护的倾向。在极端高温下,平台没有相应的算法来保障骑手的生命健康权益。对于全职骑手而言,平台站点没有采取调整劳动安排、减少露天劳动、增加休息时间等措施进行劳动保护。以美团为例,专送、乐跑、驻跑和畅跑骑手可能被站点安排在高温时段跑单,缺乏协商劳动安排如轮班的权利和机制。若骑手拒绝接单可能影响长期派单。对于中暑等问题,没有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日常性的积极预防。高温时段的关怀金活动还可能通过激励跑单增加骑手热应激、中暑和患热射病的风险。
“人家(平台)肯定不想给你(众包)拿,奖励挂在那里激励你,但单不派给你,或者抢不到单,还不是一样拿不到?”
——骑手说
第三个问题是,平台提供的防暑降温用品仍然有限。尽管平台通过设置健康驿站和流动冰饮车来服务骑手,但存在数量较少、覆盖范围不够广、骑手难以找到等问题。
我们倡议
01
取消高温补贴的单量门槛
依法发放专门的高温津贴
“高温补贴不应该加任何砝码,不是吗?”
——骑手说(来源:2022年7月新周刊《中暑、缺水、事故,外卖骑手倒在高温下》)
将高温津贴单列计入骑手工资收入,与骑手跑单单数脱钩,与高温关怀金活动收入分开计算。专送、乐跑等全职骑手按当地规定标准获得高温津贴,按工资收入周期发放。众包骑手按上线时长发放高温津贴,当月高温津贴=当地规定月高温津贴数额➗21.75天➗8小时✖️上线小时数。
02
平台设立气候工资基金
参照目前大连试点的建筑工地高温停工保险以及意大利中央工资保障基金机制,我们建议平台与政府合作出资设立气候工资基金,向由于极端高温等气候因素而停工的骑手发放停工工资。
气候工资基金分为两部分,由平台和政府各自统筹。平台出资的部分由平台自行筹集。政府出资可分为两个来源:1、可接入中央和各地方的社会保险金(如失业保险);2、高温天气下地方劳动监察部门对违规作业的企业处罚金纳入气候工资基金。
骑手在高温天气下停工,可获得工资补偿。发放金额的计算基数为骑手过去一个工作周期(月或者周)的日平均收入。气温越高,骑手获得的工资补偿替代率越高。工资补偿的替代率呈阶梯式增长。当气温达到启动值(如35℃)时,基金开始向申请的符合条件的骑手发放补偿,起始替代率为60%。当气温超过40℃时,骑手工资补偿金的替代率要大于100%。
气候工资基金是我们提出的关键倡议之一,旨在保护骑手生命健康的同时,也保障骑手的收入。这个设想打破了目前高温劳动机制中经济补偿与生命保护原则相互冲突的现状。这一机制也同样适用于极端暴雨、台风、极端低温等天气,可以有效化解“不点单骑手就会没有收入”的问题。
气候工资基金机制示意图
03
将高温劳动保护融入平台软件和算法
“路上开得快一点,被罚超速;开得慢一点,顾客催餐;一天3块钱的保险,可能也会被偷梁换柱。”
——骑手说(来源:2022年7月新周刊《中暑、缺水、事故,外卖骑手倒在高温下》)
日最高气温超过35℃的措施
各平台在日高温时段上涨骑手每单配送费10-30%(上涨的费用由消费者和平台按1:2比例共同承担,例如消费者为高温配送多付出1元钱,相应平台就要补贴2元钱)。
暂停或放宽对准时率、差评率的严格考核。允许骑手在高温天气下更自由地设置接单状态,不因合理的下线休息或拒单(如超远距离、极端天气单)而受到处罚或影响后续派单权重。可在高温天气增加允许拒单的次数、增加专门的免罚卡等。
建立高温“蜗牛”模式。在该模式下,配送时间随气温阶梯式增长。气温越高,配送时间越长。在消费客户端显示这一机制对配送时长的影响。
在平台添加城市热力图以及避暑导航地图,为骑手寻找休息地点提供指导。
根据气象局发布温度、湿度数据和预警等级,在高温时段以弹窗等方式提醒骑手高温劳动风险,推送高温应对措施。
当前气温超过40℃的措施
设置极端高温“熔断”模式。当前气温超过40℃,全职骑手系统自动暂停派单。
取消高温关怀金的单量累计奖励机制,增发天气补贴,将高温关怀金活动奖励转化为天气补贴进行每单补贴。向骑手公布每单天气补贴的算法机制。
高温劳动保护算法
04
平台协同站点加强
高温劳动保护管理
平台协同城市和片区经理,指导站点参照《防暑降温办法管理条例》,建立不同温度阈值的劳动保护办法
例如:
-当日最高气温达到35-37℃,站点应当采取轮班换休方式缩短骑手的连续工作时间。
-日最高气温达到37-40℃,站点应确保接受管理的骑手户外劳动时间累计不超过6小时。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不安排室外露天劳动。
-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由于停工导致的骑手和站点收入减少额度,站点可向平台气候工资基金申请补偿。
-站点应听取骑手的意见,对高温天气下的劳动安排进行充分协商。
哪些类型骑手更容易中暑
站点在线上及时提醒,线下张贴醒目的高温保护办法,提供防暑物资
高温保护办法可以包括法定的高温作业权益、防暑措施、中暑紧急处理方案和由中暑导致的工伤保险申领指导等。防暑物资包括矿泉水、绿豆粥、中暑药品、防暑袖套、防晒衣和防晒面罩等。
尤其要注意的是,在防暑物资中,常见的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对于中暑尤其是脱水陷入危险的患者并不利。这一点在高温防护知识普及中还有待强调。
站点应为全职骑手免费提供便携式、可穿戴的制冷设备,为非全职骑手提供充足的共享制冷设备服务
“出门半小时,感觉身后背了一个龟壳,壳子里一直在疯狂下雨。”
——骑手说(来源:2022年7月新周刊《中暑、缺水、事故,外卖骑手倒在高温下》)
便携式制冷设备可包括挂脖/挂腰风扇、相变材料降温马甲、防晒安全帽与降温贴,组合为全身降温。如果平台批量采购这三者组合,成本可以降低,比每年投入经费买用处不大的藿香正气水更有效。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高温仍会影响这些设备覆盖之外的身体部位,也无法阻止身体脱水。长期高温作业仍会使得核心体温升高,超出这些设备的调节范围,同样有得热射病的风险。降温科技仅是辅助手段,更重要的是休息。
骑手高温装备大全
05
平台在城市各商圈
设置防暑降温休息空间
我们发现全职和类全职骑手只有在午休时间才能回站点休息,其它时间则没有固定的休息空间。非全职骑手专门的休息空间则更少。这导致骑手容易持续暴露在户外高温环境中。当然,许多骑手也会利用穿过商场取餐的时间来降温,利用树荫、桥洞等遮挡物来避暑,但这些户外休息场所距离有制冷设备的场所一般较远。一旦中暑,骑手难以快速降温,容易错过黄金急救时间。社会各界已经设置的休息空间,又离骑手聚集、停放电动车的地方较远。
“如果你想休息一会的话,可以停到桥下这附近,系统就不会给你派单那么多了,如果想多接单就到停车场附近去,会给你多派单。”
——骑手说
因而,我们倡议在靠近骑手电动车地方的位置,设置不同规格的休息空间。可分为较小的休息点和较大的休息室。休息点提供电扇、空调、饮用水、防暑药物、急救箱等。休息室在此基础上参照文化宫,额外提供休闲娱乐活动设施。在骑手集中活动商圈设置流动休息点,或利用平台现有商户网络,与中小商户合作设置固定休息点。与大型商超合作设置休息室。增加休息点密度,提升重要商圈服务覆盖范围。以骑手配送范围为参照,确保3km范围内有休息点,5km范围内有休息室。
政府
目前政府已经建立了高温天气下劳动保护的行政法规,即2012年颁发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但存在不适用于平台零工、衡量热应激办法老旧、高温津贴与劳动保护规定之间存在冲突、缺乏处罚措施等问题。针对违规情况也缺乏相应的劳动监察。
另一个问题是,政府目前设置的户外劳动者休息空间存在使用率低等问题,由于分布位置不合理、缺乏运营、经常关闭等原因,骑手不愿意或无法进入。
此外,在骑手由于中暑而引起的工伤和新职伤赔付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堵点,例如全职骑手工伤赔付过程繁琐、新职伤险赔付额度低、不同险种难以叠加赔付等问题。
我们倡议
01
建立各个行政层级的高温应对方案
强化气象预警,提示企业根据预警等级提前制定应对办法,做好预防措施。
加强高温天气下的劳动监察。
加强对重点行业和用人单位的巡查。例如,在高温季节应该深入骑手站点,定期做高温防护知识和劳动权益的普及活动,畅通投诉渠道。对违规的站点进行限期整改、罚款等措施。
02
设立气候工资基金
政府与平台出资设立气候工资基金。政府部门的资金可以考虑接入失业保险基金。也可以考虑将高温天气下违规作业的企业处罚金纳入气候工资基金。骑手在高温天气下停工,可获得工资补偿。(具体机制见平台倡议相应部分)
03
设置更多休息空间
改造已有休息空间
在有骑手电动车停车点的附近设置休息空间,方便骑手停车。对现有的休息空间,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户外劳动者驿站进行改造和活化。
定点进行城市绿化,增加室外避暑地点。
骑手是奔走于城市道路、停车场、商场和广场等公共场所最为频繁的劳动群体。他们在高温天气下的身体状态,也反映了城市在室外避暑等环境规划方面的合理程度。市政部门应该注重骑行道和停车场等地点的绿化,多植树,广纳凉。
04
修订和细化《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明确将外卖配送员和建筑工地农民工等工人群体纳入办法的适用范围
“体感50℃,吸到嘴里的空气都是热的,气管很闷,呼吸困难,还有,肺啊肝啊,比身体表面更为灼烧,尽管皮肤才是太阳直射的地方。”
——骑手说(来源:2022年7月新周刊《中暑、缺水、事故,外卖骑手倒在高温下》)
考虑用更详细的综合指标如体感温度、WBGT指数等取代目前空气温度这一唯一指标,用更加地方化的指标阈值取代全国统一的指标阈值
目前的办法以空气温度作为唯一的标准,设置全国统一的温度阈值来划分不同层级的应对措施。国际上有更为综合性的指标来衡量环境热度对人体的影响,例如湿球黑球温度( WBGT )考虑了所有四个主要的环境热量因素:空气温度、湿度、辐射热(来自阳光或火炉等热源)以及空气流动(风速或通风条件)。即便考虑到WBGT的测量较为复杂,户外劳动者自己较难掌握测量工具,也可以用更简单的体感温度(综合空气温度和湿度)来替代单一的空气温度。
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在高温下即便测得相同的气温数值,高湿度的环境也会带来更差的体感,使人体更难以出汗散热降温,从而增加中暑和患热射病风险。这也是为什么在类似的高温条件下,夏季南方沿海地区比北方内陆更容易中暑的原因之一。
气温不能反映高温劳动高风险
细化高温天气下调整劳动安排的措施
针对不同职业的具体情况,给出用人单位安排轮换作业、增加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等方面的建议。
一个可参考的例子是,塞浦路斯政府根据工作负荷、气温、湿度多个指标来调整工作与休息时间的比例。总的原则是,工作负荷等级分轻、中、重三级,等级越高,气温越高,湿度越大,休息时间所占的比例要相应增加。
增加休息时间机制
建立高温津贴随物价水平上涨机制,实现每年都有调整
目前大多数省份高温津贴标准的调整可以追溯到2020年以前,个别省份津贴标准上涨年份甚至停留在2012-2015年。室外和高温作业人员的高温津贴最高也没有超过300元,扣除掉骑手需要自费购买的防暑用品,高温津贴的伤害补偿作用进一步减弱。
常见防暑用品价格
明确在由于极端高温而停工状态下,用人单位依然需要发放高温津贴
将办法的第八条第四款修改为“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包括高温津贴”。
明确劳动者有拒绝执行高温条件下高风险作业安排的权利
依据劳动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劳动者有拒绝执行高风险作业权利的规定,在办法第十五条增加第二款:对于用人单位要求在危害生命安全的高温环境下进行作业的安排,如违反第八条第一、三款之规定的安排,劳动者可以拒绝执行。
明确企业违规的处罚措施和处罚标准
目前的办法没有规定企业违规后的处罚措施,但一些地方法规制定了更详细的处罚措施,如广东省政府规定未按照标准发放高温津贴,人社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处2000元至20000元罚款。建议办法明确按照企业违规作业人数进行罚款,罚款总额为违规作业人数✖️当天人均日工资水平。对骑手所在平台进行的罚款,进入气候工资基金,作为高温停工工资发放。
05
建立完整高温劳动工伤保险体系
改善保险赔付措施
新职伤应明确高温劳动下风险同属保障范围,并提高赔付标准
尽管未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外卖员已经可以通过新职伤险(全称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获得类似工伤保险的兜底保障,但目前在实践中,“新职伤”保障范围仍较窄,主要集中在交通事故等传统工伤范畴。所以“新职伤”应明确高温中暑等职业病也属于赔付范围。
而且相比于工伤赔付,新职伤险的赔付标准明显更低,赔付项目也更少。建议对于无法申请工伤赔付的非全职骑手,参照工伤赔付标准来实现新职伤险的赔付,比如增加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并且增加医药费垫付机制,实际生活中骑手的个人存款有限,往往无法支付高额医疗费,需解燃眉之急。
解决工伤保险认定的堵点
热射病需先经职业病诊断机构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才能申请工伤认定。而诊断需用人单位提供工作场所高温检测报告、劳动者职业史等材料。骑手在面临用人单位不配合的情况下,诊断机构和卫生鉴定部门应按《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三条到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主动介入,并可获得地方工会和劳动监察部门的协助。若案件进入到行政纠纷的阶段,检察机关应该做好监督,为工伤认定寻找补充证据。
防暑险应扩大报销范围及提高金额
平台现有的“防暑险”仅覆盖热射病的诊疗费用及工亡赔付,且工亡赔付只有5万元。应督促平台将重度中暑同时也纳入该险的保障范围中,并提高工亡赔付的金额。《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已将“中暑”列入了职业病目录范畴。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职业性中暑的诊断》,重度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一样属于职业性的风险和伤害。
将中暑(含热射病)纳入意外险的保障范围
当前从骑手收入中按日扣除的意外险主要是用于覆盖交通事故伤害。但也应督促平台将因高温天气中暑(含热射病)纳入意外险的保障范畴。意外伤害中的“意外”是指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和非疾病的客观事实为直接且单独的原因。骑手若在工作中中暑乃至患上热射病,直接原因在于工作环境中的高温引起体内热量过度积蓄,符合意外伤害的外来性特征;另外工作中发生的中暑(含热射病)具有突发和不可预见性,并非骑手本意,是符合“意外伤害”的情形。
明确多个适用险种可以叠加赔付
一些司法案件表明,骑手在发生劳动伤害后,要求意外险和新职伤险叠加赔付容易引起争议。而在平台为骑手提供了专门的防暑险以后,关于不同险种能否叠加赔付的争议只会有增无减。建议明确非全职骑手的伤害险赔付可以叠加赔付的原则,即新职伤保障待遇不能被保险公司视为保险人在意外伤害保险、防暑险合同项下免除赔偿责任的条件。
此外,还有骑手出于新职伤险赔付更快和劳动关系暂时难以确定等因素的考虑,选择先享受新职伤待遇,而后再申请工伤认定和赔付。建议社保部门对这类骑手充分补偿两种不同保险赔付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
我们都知道,吃外卖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但我们每个人都被深度卷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体系中。之所以点外卖,一来是工作已经将人的精力消耗殆尽,再没有心力去好好照管自己的饮食,于是外卖成为一种刚需;二来是我们几乎已经忘记了,数十年前没有外卖的时候,我们是怎样填饱肚子的。其他的选择去哪了?
2025年,美团、淘宝、京东旷日持久的“外卖大战”更加扭曲了餐饮业的生态和大众的消费习惯。外卖比堂食还要便宜,平台逼迫商家让利补贴。“外卖大战”以低价的诱惑,破坏了整个行业生态,使我们更加依赖手机上的这几个app,也更依赖千万奔忙在烈日之下的外卖员。
然而,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也越发频繁。碰上高温、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外卖单量更是暴涨,外卖员送餐时的劳动风险也随之提升。以高温为例,每年都有骑手由于高温跑外卖而中暑甚至患热射病致死的报道:“2024年7月10日中午,23岁的外卖员李江帆倒在街头,在重症监护室住了29天后去世。医生说,脏腑几乎是熟了。这就是热射病,属于中暑里最严重的一种;2022年江苏常州也有外卖小哥因热射病去世的新闻。2024年宁波市中医院7月一周接诊了12名热射病患者。在全球变暖的语境下,‘热射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视野,成为常见,甚至已经和交通事故一样,成为像外卖骑手这样的户外工作者的工作自带风险。”
当然,外卖员的高温劳动风险,主要责任并不在消费者。目前高温下的劳动保障并不完善,主流外卖平台也拒不按国家规定发放高温津贴。甚至有骑手向站点询问了高温津贴的事情后第二天被直接开除。另外平台对避暑场所、防暑物资提供不到位,超时罚款更是家常便饭,没有负起雇主责任。
那么,作为消费者,同时也是打工人,我们还可以做哪些事情来帮助外卖员保障自己的权利,让打工人help打工人?
我们倡议
01
在高温时段适当减少点外卖的频次
外卖的不健康首先是营养不均衡的问题。因为大部分外卖菜品为追求口感,烹饪时添加过量油脂、盐分和调味料,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其次是许多无堂食外卖商家的经营环境达不到基本的卫生标准,食品安全问题堪忧,容易引发肠胃炎或者增加肝肾代谢负担;第三,外卖使用的塑料餐盒不仅难以降解、给环境带来负担,同时也存在健康隐患,盛装热食的外卖盒在65℃以上,会释放微塑料及全氟化合物,微塑料可以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但已有证据表明,摄入微塑料可能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干扰内分泌系统、损害肝脏功能并引发炎症反应。
所以,适当减少点外卖的频次,不仅有益于个人的身体健康,也能降低外卖员暴露在高温下引发的劳动风险。同时,我们可以选择周末备餐,以便当来代替外卖;支持社区相对干净卫生的中小商家,通过堂食而非扭曲了价格的外卖来支持他们继续运营。保持食物的特色和卫生,也是在保留街道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02
“谢谢,辛苦了!
送你一瓶矿泉水。”
如果家中本来就备有矿泉水,外卖送达后不妨赠送一瓶给外卖员。
外卖员奔波于烈日之下,一天至少要喝3000~4000ml的水,相当于5~6瓶500ml的矿泉水。等口渴时才喝,身体可能已经轻度脱水。这瓶矿泉水可以帮助骑手补充饮水,也是防暑的第一步。
可以将矿泉水上的商品标识带撕下,打印“骑手高温指南”贴纸后替换(也可以直接覆盖),提醒骑手他们在高温劳动下应有的权利。贴纸上还附有二维码,骑手扫码可以看到“骑手高温指南”中的防暑知识、劳动权益小锦囊。
贴纸1
贴纸2
也欢迎把贴纸送水行动拍照、拍短视频发布在朋友圈、微博、小红书上,打上#守护高温劳动下的骑手# 的tag,让大家一起来讨论骑手权益。
贴纸3
03
骑手好评,平台留言
督促保护高温劳动下的骑手
外卖送达后,可以给你满意的骑手一个好评。另外可以在评论栏中写下请平台发放高温津贴、提供防暑物资的留言。
这些留言不仅能让骑手感受到关怀,也有可能被站长、队长乃至平台的运营者看到,作为消费者的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督促平台负起雇主责任。
以下是我们准备的几段留言,可以直接复制粘贴:
【本次骑手的送餐非常及时。但想请问贵平台是否已经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高温天气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高温天气劳动保护,为室外工作的劳动者增发高温津贴了吗?高温津贴属于工资的一部分,出勤即发放,而不是非要外卖员在烈日下拼死拼活跑到几十、几百单之后才能拿到所谓的“高温关怀金”,变相增加他们中暑的风险。】
【我对本次骑手的服务十分满意。烈日炎炎之下,请平台多为骑手提供可以防暑降温的休息空间。休息空间需要提供电扇、空调、饮用水、防暑药物、急救箱等,附近也要满足骑手停靠电动车的需求,靠近商圈,方便骑手休息结束后取餐。请负起雇主责任,共同关怀酷暑下的打工人。】
【谢谢骑手的送餐!天气很热,平台和站点是不是应该多给骑手发放一些防暑降温的物资?比如矿泉水、绿豆粥、中暑药品、防暑袖套、防晒衣和防晒面罩等。也应该多向骑手普及在高温天气保护自己的知识,比如高温天气法条权益、防暑措施、中暑紧急处理方案和由中暑导致的工伤处理步骤等。】
【给这次送餐的骑手点个赞!但这么热的天,平台会不会还要超时罚款,让骑手一天白干呀?建议将高温劳动保护融入平台软件和算法。在日最高气温超过35℃时,取消超时罚款,暂停或放宽对准时率、差评率的严格考核。允许骑手在高温天气下更自由地设置接单状态,不因合理的下线休息或拒单(如超远距离、极端天气单)而受到处罚或影响后续派单权重。】
欢迎原创留言!也同样欢迎截屏留言,打上#守护高温劳动下的骑手# 的tag,发布在朋友圈、微博、小红书上,让更多人参与到行动中来。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至《骑手高温指南》